近日,欧盟委员会发布紧急通知,计划对从中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进行海关登记。
这是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的一部分。如果最终调查确定中国电车接受了不公平补贴,欧盟可能会对这些进口车辆征收追溯性关税。
这一政策引起了欧洲和中国的广泛关注。中国欧盟商会对此表示失望,并指出中国电动车进口增加反映了欧洲对电动汽车的需求增长。
奔驰汽车首席执行官首席执行官康林松(Ola Källenius)表示,中国想向欧洲出口电动车是「竞争的自然发展」。长期而言,竞争加剧有助欧洲车厂生产出更好的车。他反对提高进口关税,认为保护主义是「走上错误道路」。此前,宝马、大众等德国汽车制造商认为,欧盟的调查和加征关税会损害他们的利益。
那么,为什么欧盟要进行这样的海关登记?如果最后加征额外关税成为可能,中国车企将如何应对?
中国汽车杀向欧洲
在此次公布的法规文件中,欧盟委员会表示,他们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中国电动汽车获得了补贴,自去年 10 月欧盟正式启动调查以来,中国电动汽车对欧盟的出口同比增长了 14%。
2023 年德国慕尼黑车展,比亚迪站台 | 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
欧盟委员会表示,通过「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大量进口」,来自中国的出口构成了「危急情况」。
去年,中国品牌在欧洲销售超过 35 万辆轿车和 SUV,主要是电动汽车。其中,从 2023 年 10 月到 2024 年 1 月的进口量为 17.78 万辆,与调查期(2022 年 10 月到 2023 年 9 月)相比,月均进口量增加 11%,与 2022 年 10 月至 2023 年 1 月相比,月均进口量增加 14%。
欧盟委员会称,如果在调查结束前中国的进口继续以这种加速度增长,欧盟生产商可能会遭受难以弥补的损失。
然而,从数据上来看,中国对欧洲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开始走弱。
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,2023 年 11 月,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欧洲出口量下滑明显,法国的单月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同比减少 73%,西班牙则下降了 72%。
这一现象的背后有几个原因:首先,德国、英国、荷兰等欧洲国家近期宣布收紧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。尤其是德国去年 12 月提前一年终止了电动汽车补贴计划,原计划到 2024 年年底实施。对于此举,德国财政部发言人强调称,德国政府「由于资金不足而别无选择」。
另外值得注意的是,去年 8 月,欧盟发布了新的《电池与废电池法规》。这一法规与 2006 年版相比,主要是对电池全生命周期进行了统一监管,包括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。其核心监管内容涵盖了碳足迹和回收利用等方面,这意味着对车企进入欧洲市场的门槛有了大幅提高。
其实,从 2023 年年初开始,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贸易保护的苗头隐隐约约显现:
-
2023 年 6 月法国拟推动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;
-
2023 年 9 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;
-
2023 年 10 月 4 日,欧盟发布公报正式启动对中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;
-
10 月 25 日,欧盟委员会宣布,通过抽样选取方式确定了比亚迪、上汽集团和吉利作为反补贴调查的目标企业;
-
2024 年 3 月欧盟计划对中电车进行海关登记。
根据调查流程,欧盟将在 2024 年 7 月公布是否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关税,并在 10 至 11 月公布最终调查结果。
在欧洲销量最好的中国汽车——名爵 MG 4 | 图片来源:名爵官方微博
虽然距离结果公布还有几个月时间,但从目前的外界反馈来看,欧盟加征额外关税的可能性越来越大。瑞银在一份报告中表示,欧盟委员会尚未透露对中国进口商品可能征收多少关税,但任何决定必须权衡遭到报复的可能性。
目前中国轿车和 SUV 的进入欧盟地区关税为 10%。
在此次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的调查中,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欧盟并没有同时启动反倾销调查,而是专注于反补贴调查。这点很关键,因为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是两种不同的税收。在过去的经验中,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的调查结果显示,反补贴税通常要比反倾销税低得多。
中国车如何「本地化」?
目前,欧美等成熟市场虽然销量大,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。除了欧盟,美国最近以国家安全为由,对来自中国的智能网联车辆发起了调查。
据报道,一些美国参议员甚至提出,将基本关税税率从目前的 2.5% 提高到 100% 的提案,这意味着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可能从目前的 27.5% 增至 125%。法案还提出,要对中国车企在墨西哥组装后输美的汽车征收 100% 的关税。
这种情况并非新鲜事。随着中国汽车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,国际贸易中的保护主义势力必然会做出反应。对欧美政府来说,汽车行业关系着大量的就业和选票,例如欧洲有 1400 万人直接或间接从事汽车制造业,占欧盟就业人口的 6.1%。
回想 40 年前的日本,也曾遭遇类似局面。上世纪 80 年代,美国整车厂以及失业的汽车工人对日系车进行了抵制,甚至掀起了一系列抗议活动。
为了减少贸易摩擦的影响,日本车企采取了在海外市场投资的策略,尽可能在当地设立生产基地。特别是在 1985 年签署的《广场协议》后,日本加大了在市场所在国进行投资生产的力度。
据日本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,从 2007 年开始,日本车企海外产量已超过国内产量。
中国车企也在朝着相似的方向发展。2023 年底,比亚迪发布信息称,从匈牙利政府获得数十亿欧元的投资后,计划在匈牙利建设其欧洲首个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。这也是中国车企在欧洲建设的首个乘用车生产基地。除了比亚迪之外,上汽名爵、长安汽车、长城汽车等也都在筹划欧洲建厂,一些品牌已经启动选址工作。
2023 年德国慕尼黑车展,蔚来 ET7 | 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
除了传统车企外,造车新势力也在积极行动。蔚来在匈牙利的欧洲能源工厂已经于 2023 年 9 月投入运营,而哪吒汽车也在考虑在欧洲建厂;零跑汽车与 Stellantis 合作,利用后者的经销商渠道销售零跑汽车,预计 2024 年第三季度开始在欧洲交付。
然而,中国车企在欧洲进行本地化投资,预计要到 2025 年后才能实现产品的批量生产,短期内很难改变欧洲汽车出口的现状。
与此同时,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也在「出海」。比如,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厂商已宣布在德国、西班牙等国建立生产基地。另外,特斯拉宣布在墨西哥新莱昂州建厂,而特斯拉的中国合作伙伴也在考虑在墨西哥建厂或已经有所布局。
面对日益盛行的贸易保护主义,如何让汽车产业真正实现全球化成为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。这意味着中国车企需要从单一的整车出口模式转变为多种模式,包括在海外建厂生产、收购海外品牌,甚至将整个中国品牌推向国际市场。
出海,一直不容易,未来也许会更难一些。但是对于中国车企来说,出海已经不是一个选择,而是一个必然。
最新评论
苹果如果不支持微信,那它就是要退出中国市场了!
自己花钱买的座位,凭什么不能换?
不得不说蓝心妍很漂亮,我喜欢!
人间胸器
去了美颜滤镜,估计就是大妈了!
期待,不过感觉自己可能用不上了!
天涯不是彻底关闭了吗?
感觉长想一般般!